一、医德建设在知识背景下的变革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逐渐过渡为独立单位,与医疗消费者平等对抗,与市场上的医疗消费者竞争,自负盈亏。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医德观念和新的管理模式处于激烈的对抗中,医院诚信和医德职业道德建设继续经受着市场经济利益和义务的严峻考验。良好的道德和医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各级医院管理的核心。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医德建设尤为重要[1]。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也是医德的主题。然而,以过去的政治经济环境为基础,强调义务的医德理念不断受到新的市场经济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时期,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医德观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条件是社会经济。毫无疑问,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医德伦理也在发展。也就是说,医德的内容具有变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商品的认识使得医患关系的平等化更加成熟。当然,这会导致医学内涵的变化和意义的延伸,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医德的变化是绝对的,而稳定的是相对的[2]。
二、医德建设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大多数医疗服务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利益与医德的关系。医学伦理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矛盾又统一[3]。
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形成良好的医风医德。市场经济追求的经济促使医务人员提高素质,良好的道德伦理为医院建设和经济效益提供了相应的道德思想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关乎医院经济效益的医德医风建设,决定了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医疗服务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及其经济活动。毋庸置疑,在医疗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医生医德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高的经济效益与医生医德的背离。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我们必须要求医务人员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的医务人员努力实现患者和社会在医疗服务中的公正,以正确合理的医德建设为基础,去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4]。
医德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德的成就最终将为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进一步影响医疗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实施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医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疗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因此,从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德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程度必将越来越高。医疗伦理与经济效益统一的程度,受医疗机构的有效性和约束范围的制约[5]。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管理大都以规范和纪律管理为主要内容,没有上升到法律规范层面,因此效果有限、适用范围狭窄。由于医疗机构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现有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在内容和方法上不能对医疗伦理和医德建设发挥有力的推动、监督和管理。随着医疗事业法定化管理的逐步完善,医疗立法管理势在必行。只有建立符合卫生事业发展的法律职业道德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以医德医风为根本,以此开展文明治理,依法治医[6]。
三、医德建设与经济利益思路的探讨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成的过程中,对医生医德建设的要求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利益结构、活动方式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动与矛盾,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必须从目前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阶段寻求,这将是探索医德新思路的唯一途径[7]。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起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最伟大责任的观念
在十九大报告的方针指引之下,全面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提高的源泉,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民生生活的基本医疗管理。首先,应该树立起医生的责任意识,与市场经济的商品属性做好分离。服务观念的主动确定、凡是商品都具有社会的效应性,它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为社会所消费才算有效,因此,服务观念可谓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客观表现。医院不应该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树立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的医德,占领医疗市场,才能实现自己的“服务价值”。其次,全面建立和实施医疗保障制度,让所有百姓都能不惧医,能够负担起医疗费用。
文章来源:《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网址: http://www.zsjjzzs.cn/qikandaodu/2020/0918/831.html
上一篇:企业的知识创新与管理探讨
下一篇:知识经济时代地方医院人力管理思想及策略的转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投稿 |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编辑部|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版面费 |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论文发表 |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