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案编写的误区
当前的语文学案导学存在如下误区:一是学案编写教案化,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二是学案编写作业化,把教学内容习题化;三是学案编写的共性化,把三维目标“一刀切”;四是学案编写的“好高骛远”,让教学过程“曲高和寡”。以上误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师对导学案的作用、功能认识的偏差造成的。
二、学案编写的策略
1.目标导学,使学生学习有路
导学案的编写,有四维目标,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可关键问题是,“具体明确”法究竟指什么?一节课既然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目标的达成度就一定要便于测量。我们不能否认,有些目标并不是一节课能够具体测量出来的,但我们不能因为某些目标的难以测量,而放弃目标可测的追求。目标一旦没有测量作保障,就会成为形同虚设的幌子。目标不可测,高效无着落。就《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学习目标”而言,笔者是努力朝着这两点要求来做的。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领略梁任公的演讲风采和人格魅力。(情感目标)
(2)学习一点圈点勾画、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能力目标)
(3)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知识目标)
上面“学习目标”的确定,基本符合了“具体、明确、可测”的要求。并且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也是实实在在地在用“圈点勾画作批注”的方法读书,也是在学着运用文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写教师、写同学,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答案。应该说,基本达成了学习目标。
2.方法导学,使学生学习有劲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法指导”。在学法指导上,建议我们的导学案专设“思路指津”“他山之石”“方法指要”等板块,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提示和指引。以语文学习中的记忆为例,方法的指导也显得十分重要。两位教师教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有一处学生一时背不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位教师见学生背不出,只是让学生再读,再记,再背;另一位教师则授之以法。他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确了三个句子间的关系:纵向的,是“树——花——果”,有树才会有花,有花才会结果,很好记;横向的,每一句的次序无一例外都是“桃——杏——梨”,前后照应,也很好记。学生不但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上理解了作者的思路,马上背了出来,而且还获得了作文构思,尤其是写作句段的方法,一举而多得,比死记硬背高效得多。这些都可以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体现出来。
3.过程导学,使学生学习有法
有些教师认为,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说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我们现在所提的“学案导学”,“学案”是哪里来的?就是我们教师编写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十分巧妙地隐含在其中。有人说,导学案是教师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试金石,确实不假。要编写出一份优秀的导学案,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中最主要的是要有十分具体可行的“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拿着导学案有具体明确的事情可做,要让他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认真也不行,看书了不思考问题更不行。学习过程的设计中,其实也还包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促发等问题。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过程】分四步:(1)诵读课文,认读字词;(2)扫读课文,掌握成语;(3)精读课文,旁批句段;(4)品读课文,揣摩文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每一步学习都有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依次从字、词、句、段、篇逐步展开,学习过程中有方法的指导,方法的指导又伴随着学习的过程。
4.知识导学,使学生学习有得
笔者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学习中,在“从课文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的学习过程中,给同学们作了48个字的批注示范:(1)外貌描写——由形入神,形神兼备;(2)语言描写——先声夺人,彰显个性;(3)动作描写——细节刻画,正侧相映;(4)神态描写——两相对照,双向叠加。这应该会带给学生一种导引和影响。起码他们感到很惊奇,教师怎么能想到从这样的角度来作批注。课后,笔者给学生讲,为了这48 个字,笔者读了十多遍课文,苦苦琢磨了两三个晚上,最后才灵光乍现,有了思路。笔者说这好比同学们思考一道数学证明题,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正在山重水复之际,忽然柳暗花明,灵感乍现,思路顿开,那种学习的喜悦之情是无比畅快的。通过对学生以后的课堂学习和展示的观察,也确实体现出了这一点。
文章来源:《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网址: http://www.zsjjzzs.cn/qikandaodu/2021/0509/1237.html
上一篇:管理学通识教育的知识观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下一篇:规训知识话语权力网络中的死亡诗社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投稿 |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编辑部|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版面费 |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论文发表 |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